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24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在东铭二号“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员活动室,举办“花好月圆颂中华,民族团结谱新篇”民族学生茶话会。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沛、学工办主任胡欣、辅导员与藏族、回族、满族等 20 余名民族学生代表齐聚,共庆中秋、国庆双节。会上,民族学生代表依次介绍姓名、民族与专业,分享校园生活与学业进展,坦言曾因文化差异遇学业困扰,在学院关怀帮助下已顺利适应并成长。学生们还分享家乡中秋习俗、...
9月25日中午,外国语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暨“第二课堂成绩单”工程启动仪式在A区报告厅举行。学工部部长刘倩倩、团委书记钱尹璐出席,党总支副书记李巧玲主持会议。院长韩红建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学生在AI赋能的语言学习中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在特邀嘉宾的见证下宣布“第二课堂成绩单”工程正式启动。党总支书记王一宣读了学风建设表彰文件。刘倩倩、钱尹璐、韩红建为受表彰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教师代表燕青和新生代表李睿分别发言。...
9月24日,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李树全副校长受邀在A区报告厅做了题为“优化教学设计 提升教学品质”的专题讲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2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由院长崔林主持。李树全副校长是陕西省特级教师,我校历史学专业88届杰出校友。讲座中,他采用典型案例,阐释了一节好历史课必须“有意思有意义”的教学主张,认为教学设计中具备适当的教学目标、适切的教学立意、适宜的教学逻辑、适度的教学视野才能彰显历史课的意义和价值,...
9月25日下午,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召开本学期第一次科研工作会。院长张运良、全体专技岗位教师参加,会议由副院长刘凌主持。刘凌对前期的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充分肯定了全院教师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和平台建设等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重点就目前学院科研到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特别对2025年国基金项目申报及获批情况进行总结,2026年国基金申报进行了动员。学院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王迪与史菁尧博士,...
9月26至27日,文学院组织召开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选题论证会,特邀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胡范铸莅临指导。会上,参会教师依次对各自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题目进行介绍,并结合历年国社科立项情况,总结分析相关项目的选题方向与申报经验。胡教授引导教师深入思考申报课题的核心优势,尤其聚焦“已具备材料是否具有独一无二性或专有性”这一关键问题展开深度研讨,助力教师精准提炼课题特色。此次选题论证会,是文学院统筹推科研工作、...
9月24日,由教务处、校团委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半岛(中国)第六届“金秋外语文化节”开幕式暨2025年“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大赛决赛在弘文楼一楼举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外国语学院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学生处处长刘倩倩、校团委书记钱尹璐及教务处副处长张云哲为文化节揭牌。在演讲大赛中,来自全校的15名参赛选手以“Strike the Waves”为主题进行了定题演讲,并参与了即兴演讲及外教互动提问环节。...
9月24日,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暨学风表彰大会在大礼堂启幕。本次典礼以“厚植家国情怀・笃行励学初心”为主题,汇聚学院师生力量,共启新学期育人新篇。学校党委副书记任晖,党政办、学生处、招就处、教务处、国资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信息工程学院领导,各系部负责人、教师代表、优秀毕业生代表与2025级全体新生共500余人参加。典礼涵盖立鸿鹄志、师道传承、榜样引领、提灯引路四个篇章。“立鸿鹄志”篇章,民族展示展现团结力量,...
9月25日,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赴西北大学博物馆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研学活动。西北大学博物馆是一所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教育资源建立的集人文与自然、艺术与科学、历史与现代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位于西北大学太白校区。现有文物、标本、化石等各类藏品20000余件。博物馆充分发挥着西北大学百年薪火相传下的学科特色和藏品优势,突出“文明之光”主题,将“科技文明”...
9月23日下午,化学工程学院邀请北京工商大学进行考研宣讲,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程全伟主持,北京工商大学化学系主任袁焕祥主讲,考研意向学生60余人参会。袁焕祥从北京工商大学的简介、学院介绍、学科介绍、历史沿革、师资队伍、研究方向、学科平台、研究生就业、招生、资助政策等详细介绍了研究生相关事项。在袁焕祥老师的讲解下,大家对北京工商大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互动答疑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关心的专业课复习、历年招录情况、...
9月25日,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开展新生专业启蒙暨校企导师导学活动。汉家灯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安林、西部国家版权交易中心新媒体营销及IP商业化负责人刘茜文受邀来校交流,戏剧影视文学系教师参加。导学环节,文学院教师就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进行系统讲解,介绍了舞台与呈现、影视媒介、新媒体三个“工作室”的培养路径和师资团队。交流环节,外聘行业导师高安林、刘茜文分别介绍了影视剧行业的前沿动态及AI创作的发展前景,...